
【催眠真相】她只是想修復婚姻,卻被「前世兄妹」逼離婚:我們該如何看待前世回溯?
有一位朋友曾經心痛地對我說——她只是想要挽救婚姻,卻在一次催眠中,被迫相信她和先生「前世是兄妹」,導致兩人無法有性關係,最後走向離婚的結局。
她並不是來尋找一個無法改變的命運,而是想尋找一個可以突破的可能。
但這場催眠,卻成為壓垮婚姻的最後一根稻草。
我們常聽到「前世回溯」有多神奇、改變人生、解開創傷根源。但我們卻很少聽到那些被「錯誤的引導」帶往深淵的故事。
催眠,本應是幫助個案回到內在、找回力量的工具。但「前世回溯」這個技術,一旦操作不當,不只是徒勞無功,甚至可能帶來毀滅性的後果。
❗前世回溯的三大風險
1️⃣ 虛假記憶(False Memory)
一位女性曾懷疑自己童年曾遭父親性侵,催眠過程中,她「看見了」父親侵犯她的畫面,情緒真實到令人顫慄。
但事後證實,那並非事實——她的記憶,可能是催眠中的引導誤植所產生的幻象,唸過心理學的都知道,記憶不完全是真實的。
這不是孤例。國外曾有一位女性,在催眠中看見自己前世被現任丈夫殺害,結束後情緒失控,憤怒回家,當晚竟然將熟睡的丈夫刺死,只因她說:「你曾經殺我,我現在只是剛剛好。」
2️⃣ 情緒失控,創造新的創傷
在我的教學與個案經驗中,太多人因前世回溯後長時間心神不寧。有個案告訴我:「某大師幫我做完後,我三年都活在一種說不上來的陰影裡。」「那幾天,我真的很想開車去撞牆,只因我『看見了』我被輪迴詛咒。」
這些情緒,不是原有的創傷,而是催眠中產生的新創傷。明明是來療癒的,卻多了一個需要療癒的傷。
3️⃣ 催眠師的誤導與濫用
有些催眠師為了吸引學員、滿足客戶的好奇心,主打「前世回溯」作為主軸,甚至在培訓教材中加入過度神化的內容,彷彿前世可以解釋一切。
但國際間許多正規機構早已明文禁止替他人進行前世回溯,理由非常明確:無法驗證、難以控制、極易誤導、易製造假記憶與錯誤認同。
💬你可以相信前世,但不該讓「前世說法」成為你當下人生的絕對答案
我不是不相信前世輪迴,我也尊重每一位有宗教信仰的人。
但作為一名催眠師,我必須清楚知道:「催眠的目的是幫助人活在當下,而不是帶著過去的枷鎖逃避現在。」
當你把一段關係的困難,歸因於「因為你前世是我哥哥」、「你前世欠我」、「這是你前世造的孽」,你是否忽略了——
也許只是你們現在不懂如何親密、不懂溝通,或者只是彼此的需求與期待從未被好好傾聽?
⚠️催眠,是責任,不是表演。
年齡回溯不是不能做,但應該只在特殊、安全、有清楚界線的情境下使用,並且讓個案知道:這只是象徵、潛意識的象徵,不是歷史事實的重現。
我們作為專業催眠師,不是代言神祕,而是守護真實。
不是創造新的幻覺,而是協助個案穿越混亂,回到內在最真實的自己。
💡你有參加過前世回溯的經驗嗎?
那次催眠,對你造成了幫助,還是混亂?
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故事,或對這篇文章的想法。
讓我們一起打造一個更清明、更負責任的催眠環境。🌱
美國與加拿大心理學協會
美國醫學會 & 美國心理學會
對於“回憶催眠”、尤其含有潛在虛假記憶風險的技術,警示其「無法區分真偽」並可能產生嚴重後果,不建議用於兒童性侵等記憶重建應用。
加拿大心理學會
對於“recovered memory”、“催眠”、“身體記憶”等技術,明確提醒專業人員應極為謹慎,強調 “不應誤用或過度延伸記憶解讀”。
美國臨床催眠協會 (ASCH)
為國際著名、成立於1957年、只接受醫療或心理專業背景人士加入的組織,其專注於臨床催眠研究及治療應用。其官方對”回憶催眠“(recovered memory)及“前世回溯”皆持高度警惕,屬於無科學證據、過度暗示技術,不被鼓勵用於臨床以避免製造虛假記憶
《醫學與倫理史期刊》(Journal of Medical Ethics and History of Medicine)
明確指出:前世回溯屬於非循證、不合倫理的做法,可能造成傷害,違反「不傷害原則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