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我們沒有不愛了,只是不會好好說話了》
他們沒有出軌,卻快把婚姻吵到盡頭|一場催眠裡的重生擁抱
一對夫妻走進諮詢室,坐得很遠。
她背對著他,眼睛紅腫,彷彿剛哭過。
他低頭沉默,雙手握緊,一臉疲憊。
她說:「我真的很愛他,但我們只要一講話就吵架。」
他說:「我不是不在乎她,但我真的不知道怎麼靠近她。」
他們已經分居一個月。
沒有出軌,沒有暴力,沒有第三者——
只有一條越來越深、越來越沉重的沉默鴻溝。
談話中,女生幾度語塞,情緒翻湧,幾乎喘不過氣。
男生則反覆說:「我真的已經盡力了。」
我問:「你們有沒有什麼話,是一直想說,卻從沒說出口的?」
兩人沉默了很久。
她終於開口:「我不是想吵,我只是想你多關心我一點。」
他緊握的拳頭鬆開了一點,低聲說:「我也想說,我不是冷淡……只是每次我靠近,她總覺得我哪裡做錯了。」
——這不是不愛,而是太多「怕」擋在愛的路上。
怕說錯話,怕被否定,怕表達了也沒被理解。
🌀 催眠師專業觀點|潛意識裡的愛與防備
在伴侶催眠過程中,我們發現:
他們的衝突,並非「不適合」,而是潛意識中帶著過往創傷的兩人,彼此用錯了愛的方式。
她的潛意識深信:「我要表現很好,對方才不會離開。」
「如果我太黏、太多情緒,他會不會像我爸一樣,轉身就走?」
他則帶著這樣的信念長大:「我越安靜、越壓下情緒,事情才不會變糟。」
「反正我說了,她還是會生氣,那就乾脆不說了。」
於是,她越想被靠近,他越退開;
她越需要支持,他越感覺自己不夠好。
這不是故意的,是兩個曾經受傷的孩子,在關係裡用盡全力自保,卻一天天,把對方推遠。
催眠中的修復過程
✅ 1. 安全空間 × 允許情緒出現
我先安排他們分開進行個別催眠。
在催眠中,我引導他們各自回到一個屬於自己的安心空間——
她來到陽光斜照的森林木屋,他則坐在小時候爺爺陪他釣魚的湖邊。
在這些空間裡,他們可以做一件平常沒機會做的事:
好好對自己說話。
女生低聲對自己說:「妳其實一直都很努力了,不需要裝堅強。」
男生則哭著說:「對不起,我把太多情緒都吞下去,反而讓妳更孤單。」
這一刻,他們都開始明白:
改變,不是從改變對方開始,而是先讓自己軟下來。
✅ 2. 潛意識情境對話 × 情緒釋放
進入雙人催眠後,我邀請他們與對方的「潛意識版本」對話。
不是在爭辯,而是用心說話。
她輕聲說:「我每次生氣,是因為我怕你不在了。」
他淚流滿面地說:「我不說話,是因為我怕我說錯,你就更遠了。」
這是他們第一次,沒有用吼的,沒有用忍的,
而是赤裸裸地,看見彼此內心那個柔軟、脆弱卻渴望愛的自己。
✅ 3. 換位練習 × 建立新溝通路徑
我設計了一段「角色換位練習」,讓他們坐在彼此的位置,用對方的語氣說話、用對方的視角表達需求。
這不只是同理練習,更是一種「神經通道的重建」——
讓潛意識學會:你不是我的敵人,而是曾經聽不懂的夥伴。
練習結束後,我請他們互看對方的眼睛,說出一句從沒敢說的話:
她說:「我不是脆弱,我只是累了……我只想在你懷裡放鬆一下。」
他說:「我真的怕讓妳失望,但我更怕失去妳。」
他們哭著擁抱彼此。那個擁抱,沒有技巧,但有愛。
✅ 4. 催眠後的日常回接 × 關係復健計劃
我為他們設計了一週的「安靜擁抱計畫」:
每天一次、五分鐘,只做一件事——
擁抱,不說話,不討論,不解釋,只是彼此存在。
她說:「我好久沒有這麼安心地靠近他了。」
他說:「她不再邊哭邊轉身,而是願意靠著我睡著。」
====================
有些愛,不是消失了,而是被誤會壓住了聲音
愛情從來不是完美的人遇上彼此,
而是兩個有過裂縫的人,學會怎麼一起變完整。
催眠不是魔法,
它是一場與潛意識的溫柔對話,
讓你再次記起——
原來我可以好好愛,也值得被好好愛。
很多時候,我們不是不愛了,
而是太怕再受傷,太習慣偽裝堅強。
但只要彼此願意,
再痛的關係,也能找到重生的縫隙。
愛,不是技巧,是「選擇」留下來。
選擇相信、選擇靠近、選擇不放棄那個曾讓你心動的人。
情侶修復 #婚姻急救 #催眠療癒 #溝通困難 #關係心理學 #原生家庭影響 #潛意識對話 #愛的語言 #伴侶關係成長 #不是不愛了 #溫柔催眠 #愛要說出來 #心碎後的重生 #催眠不是魔法